往事并不如煙_關(guān)于往事的作文2000字
有人說人生是一場太匆匆的旅行,有人說人生是一條向遠方延伸而沒有終點的射線,有人說人生是一次被迫參與且無法回頭的冒險。在時光魔力的洪流里,多少人來去匆忙地了卻一生,或在岔路口茫然而立,或于荊棘叢前躊躇不前,抑或是一邊幻想著前途的光明、一邊哀嘆眼前境遇的可悲凄涼。
蕓蕓眾生,風間千景,都是不約而同。漫無目的地在路途上步履匆匆,無助而又執(zhí)著地瞄準望不見的遠方,那里兩處茫茫,云霧叆叇。沒有人肯放慢腳步,讓記憶隨風流轉(zhuǎn),回到生命的伊始——童年。
人們總說不能一輩子活在回憶里,童年的幼稚都是莫須有的記憶。
但兩本薄薄的,散發(fā)著油墨香的書籍,為所有忘懷了往事的無邪、童年的純真的人們打開了一扇我們親手鎖住的門,讓心頭揪起的感動如甘泉流淌,以最平和從容的方式告訴我們,往事并不如煙。
老北京·繁雜交錯的往事
百年春秋前的北京城,齊齊整整卻有些破落的胡同,弄堂深處,有一個小女孩。穿著厚厚的印花棉襖,兩條抹了油的黑辮子從腦后順到胸前,在雙肩上晃來晃去的。
她是英子。
她的童年,在這斑駁了千年滄桑的北京城度過。那是城墻上土黃色的坑垣,是冬日陽光下飄舞的煙塵,是甜得能黏住兩排牙齒的驢打滾兒,是元宵燈會手中晃晃悠悠的蓮花燈籠。舊北京城活脫脫的便是一幅畫,精細地描繪了無數(shù)訴也訴不盡的故事;舊北京城活脫脫的便是一臺戲,多少演員的聚散離合最終譜寫了一闋闋驪歌。英子身處在無數(shù)形形色色的人間,經(jīng)歷著無數(shù)活靈活現(xiàn)的事,沒有一定的對與錯,因為一切對她的影響恍若春風拂過深入骨髓的暖意,融進了血液和靈魂,永無止息。
當英子遇見秀貞和宋媽,她懂得了母愛的偉大與母親的無奈;當英子遇見妞兒,她體驗了分享的美好與別離的堅強;當英子遇見看海的人,她懂得了天下眾生并沒有絕對的評判標準;當英子遇見蘭姨娘,她醒悟自己終有一天會長大。老北京城里的童年是英子最好的教科書,潤物細無聲地授予她如何為人,如何處事,如何愛與被愛,如何學會承擔。生命之殘酷,人間之溫暖,在孩子澄澈的眼中看來,萬物皆有情。
院子里的夾竹桃枯謝凋零,一室殘紅,春去秋來,物是人非。甜甜的桂香帶走了秀貞和妞兒,翻卷綠浪的草地帶走了看海的身影,蛋青綢緞的旗袍帶走了蘭姨娘,得兒得兒的毛驢帶走了宋媽,滿院的落花帶走了爸爸,英子十三歲了,她的童年看似散場了。
但我始終固執(zhí)地認為,一切都未曾帶走英子的童年。當塵埃落盡,林海音在人生旅途的終點憶舊思年,用細膩溫軟的筆觸勾勒出曾經(jīng)的點滴,勾勒出冬陽下緩緩前行的駱駝隊,我分明感受到她還是英子,因為她的童年,已然深深扎根在她的心田,盛開香氣氤氳的一叢百合花,從未離開。
埃文利·斑駁時光的流年
紫羅蘭香的微風吹來了埃文利的春天,歡快奔騰的小溪邊流連著輕快的步履,它的主人扎著長長的兩條紅發(fā)辮,紅潤瘦削的面頰綴滿雀斑,深邃的灰色眼眸透出無可比擬的靈氣。
她是安妮。
十一歲那年的夏天她來到埃文利,帶著身為孤兒的一窮二白的自己,還有那顆漾滿清純天真的童心?;腥粝膳囊埋窃陲L中拂過她的十一歲,一次陰差陽錯的領(lǐng)養(yǎng)為賜予她打開流光溢彩生活大門的金鑰匙。一望無際的埃文利原野上,安妮拎著裝滿脆皮蘋果的竹籃雀躍穿過白樺林,身著有燈籠袖的水藍色紗裙在“閃光之湖”戲水,和黛安娜手拉手在“樹神的水泡”畔漫步,頭戴飾有玫瑰和雛菊的草帽躺在平底船上順水漂流。黛安娜甜美的《榛樹山谷的內(nèi)莉》,林德太太花園里清芬四溢的水仙花,瑪莉拉烤箱里令人垂涎欲滴的果醬蛋糕和黃梅醬,如一杯檸檬冰茶,甜蜜中帶點酸澀的點點滴滴共同譜寫了安妮繽紛的童年樂章。
埃文利的陽光永遠毫不吝惜地溫柔映在每一個人的臉頰上。
安妮似乎生來便是個闖禍精,永遠能搞出大大小小的亂子。誤會里沖林德太太大叫大嚷,但她的誠心道歉換得林德太太的諒解與關(guān)愛;下午茶不慎灌醉了黛安娜,但她在明妮危在旦夕時奮不顧身的援助令蠻橫的巴里太太羞愧難當;音樂會的午夜跳到了熟睡的巴里小姐身上,她的愧疚和承擔贏得了巴里小姐真心的忘年友情。民風淳樸的埃文利賜予安妮的教誨是高于學校的,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謙和的人,做一個寬容的人,做一個感恩的人,做一個每時每刻都用最美的笑容迎接天際晨光的人。這些瑣碎卻美好的真諦,都在童年里,滋潤了安妮的靈魂。
自然賜予了安妮由內(nèi)而外的蘭心蕙質(zhì),課業(yè)授予了安妮追逐夢想的勇氣,想象給予了安妮卓爾不群的智慧,親情令曾經(jīng)孤苦無依的安妮尋覓了心靈的歸灣,并在馬修去世,瑪莉拉即將失明的千鈞時刻,做出了放棄夢想,滴水之恩,涌泉相報的決定。
若干年后,當我把目光投向白沙學校的安妮·雪莉校長,壁爐山莊的安妮·布萊斯夫人,我知道她仍是那個天真善良的安妮,因為她的童年,已然深深扎根在她的心田,盛開如語如蘭的一叢野百合,從未離開。
越長大,越孤單。
我無數(shù)次地思索這句話的含義,無論是晨光微曦還是夜闌人靜。
林海音在世紀風雨后蕭然道:“讓實際的童年過去,心靈的童年永存下來。”
童年是風平浪靜的港灣么?那無憂的日子讓孤苦無依的蒼白臉頰泛上些許笑意啊。童年是孤單盡頭的燈火么?那歲月的靜好讓迷途的成長點燃前進的勇氣啊。往事并不如煙,生命伊始最澄澈的潛移默化,在骨髓里為人生樹立了航標。往事并不如煙,沒有童年的人生是孤獨的,沒有童年的人生是蒼白的,沒有童年的人生是無力的,缺少了暖,缺少了愛,缺少了明燈,缺少了歸帆。
也許我們每一個人都應(yīng)該在每一天的奮斗拼搏后,閉上雙眼,在腦海中勾勒自己的童年,看一看自己的曾經(jīng)。惟愿此刻心靜如水,波瀾不驚,那心底滋生的懷舊溫存,可以溫柔每一分被蒼老麻木的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