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見你
記憶中,那一樹繁花開在春天。馥郁的芳香,葉縫間灑落的陽光和樹下老井旁奶奶的吆喝聲……
我的老家在那洞庭湖對岸,岳陽樓腳下。每到春節(jié),就是大家圍爐說笑的時候。圍著一爐旺火,倚在門上伸個懶腰。這個姨談到句“成績”,那個姑講到句“年薪”。氣氛就像織毛衣一樣,一層一層地編織著。大門外,老樹旁,總搭著一口老鍋,它像一個符號,定格在了一瞬。
最令我魂牽夢縈的是奶奶的那瓶辣椒蘿卜。把新鮮的白蘿卜放在紙板上曬上幾日,最好是出大太陽的晴天,可以把水分完全瀝干。瀝干收板后,把蘿卜用鹽腌至入味,歷久彌香。充滿香味的蘿卜要放入盆里進行二次腌制,讓鹽分慢慢地滲入蘿卜的每一處細胞,讓香味慢慢地充盈房間每一個角落。就這樣,釀著,釀著……經(jīng)過二次腌制的蘿卜又散發(fā)出了它那不一樣的醇香。等到肚子里的饞蟲被勾引出來時,白嫩的蘿卜被切成條狀,放入剁辣椒里打滾。滾好的蘿卜條被蓋上保鮮膜,放入冰箱,熬過它那漫長的七個小時,蘿卜就算是半成品了。什么?還是半成品?對!真正的辣椒蘿卜還差它的“點睛之筆”——下鍋煸炒。一放,二沸,三出鍋。煸炒完了的蘿卜褪去了它的米白色,而是圍上一身烙黃色。盛到盤中品嘗,當佐料吃餃子,拌著那地道的長沙米粉……都是我記憶里魂牽夢縈的味道。
奶奶的手是有魔力的,每當我要回到長沙讀書,行李箱里全是腌制品,腐乳、豆豉、榨菜……但我最留戀的還是那瓶辣椒蘿卜。它陪了我一年又一年,走過了一個又一個春夏。
二月的繁櫻剛落,三月的微風(fēng)就吹到了窗前。盼著那初夏快快來到,稻香、蟲鳴、蛙聲、泉水叮咚……微風(fēng)暖暖,悠悠,像奶奶的手,蓋住了將要熟睡的她的窗帷。
想見誰?想見那記憶深處最美的一抹味道。
(指導(dǎo)教師:歐陽源遠)
點評:這篇文章語言自然優(yōu)美,對“做辣椒蘿卜”過程的描寫生動細致,調(diào)動了視覺、嗅覺、聽覺等多種感官進行描寫,同時,以景物描寫開頭,簡練又傳神,與結(jié)尾處相呼應(yīng)。全文情感表達自然又真摯,以物載情,從“奶奶做的辣椒蘿卜”中含蓄地傳達出對奶奶的依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