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上映山紅
煙雨朦朧中,遙想山頂那一抹紅,我涉水而上。
——引子
春天,輕風推開了寂寞的心扉。
一絲風調(diào)皮地吹亂發(fā)梢,柔柔的,如同滑過耳邊的細語,帶著淡淡的花香,有一種心醉的溫暖。
在泥土里待了一冬的草根,從一滴滲入的露水中察覺到了季節(jié)的萌動,紛紛擠出小小的頭,打量著陌生而新奇的世界。風帶著一把綠色的刷子,一波又一波地涂過,所有的小草,都被染上了嫩綠的色彩。白云好奇地倚在樹枝上,看著無邊的芳草,水一樣漫過天際……
季節(jié)就這樣周而復(fù)始。
一場蓄謀了一夜的霧霾漫過大地。太陽被捂住了圓圓的頭,陽光在東邊的山頭上努力了一遍又一遍,卻沒有穿透這層薄薄的寒意。天空是一張墨跡未干的宣紙,被一場路過的雨,潑濕了畫面。群山舉起峰巒的畫筆,趁機在上面添加了幾處綠色的背景。我們站在大圍山下,似有些手足無措。
“還是要爬的,既然來了,怎么就不去嘗試一下呢?”一個同學調(diào)侃道。研學這天,下著瓢潑大雨,易漲易跌山溪水,山間小路瞬間成了小河,我們迎雨而上,拉著同伴就往山上跑。
雨順勢而下,打在傘上,泠泠作響,我卻好生厭煩:“什么嘛,爬個山還下這么大的雨,本來路就陡,這下更費勁了?!边@場雨,要是換上文藝詩人:雨大時,“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雨小時,“沾衣欲濕杏花雨”,肯定歡喜得不得了,一段段無限的遐想,一曲曲醉人的悠思變成千古流芳的詩詞了。
這會,我卻極度煩躁這雨,想起自己以前寫雨多么美的作文,實在是為賦新詞強說愁了,臉不由得紅了。雨水朦朧的背后,依稀看見不遠處有座小亭臺,拉著同伴,一路小跑過去。真的不想雨中爬山了,什么鬼天氣,映山紅,影兒也沒有!
坐在長椅上,翹著二郎腿,從包里拿出堅果像兔子一樣啃起來。我看著那些來來往往絡(luò)繹的人群,帶著點嘲笑:“你看看這些人,爬了這么久的山,都不坐下來喘口氣,你再看看那個傻男孩,下這么大的雨,走這么快就算了,連傘都不打?!?/p>
我將頭轉(zhuǎn)過去,想在山上找點新奇。于是看見了一片綠色,還有些零星的野花,它們的影子映在路邊的水溝里,瞅著自己紅紅綠綠的倒影,看了又看,一只五彩的星天牛在我面前的石階旁慢慢蠕動;遠處一枝伶仃的映山紅獨立雨中。
我心中燃燒起火苗,拉起同伴,不管不愿爬山的同學,沿著崎嶇的山路往山上狂奔。覺得打著傘是累贅,便收好傘,任雨水澆頭,朦朧雙眼,又記起東坡那句“一蓑煙雨任平生”。
終到山頂,看見溪水邊大簇大簇的映山紅,比起先前在山腰看見的可憐兮兮的映山紅,這一簇簇的映山紅顯得熱烈多了!潑潑灑灑,熱熱鬧鬧!春意盎然!“我在開花!”她們喧嚷;“我在開花!”她們驕傲!
我笑了!上山固然風,固然雨,但我得到了回報!
下得山來,在亭子等待的同學問我:山上有什么呀?
同伴說:山上什么也沒有,只有一個商店。語氣里滿是失望。
我說:我看見了一大片映山紅!
“不是聽說還要驅(qū)車12公里,才能看到大圍山的映山紅嗎?”未上山的同學狐疑地問。
“嶺上映山紅!”我笑道。
寫作背后的故事:
春季研學去爬大圍山,碰巧天公不作美,時而大雨時而小雨,山路崎嶇,我很沮喪?;貋韺懥恕按阂狻敝黝}作文,我開始寫景的感覺很好,老師點贊,但素材較散亂,也雜糅消極情緒,主題不明。
曾老師說:你整個過程都是不喜歡嗎?青春里總有不一樣的色彩。
文章不厭百回改,熟讀深思子自知。過幾天你再回憶這次研學活動,想想真正令你回味的感覺是什么?
后來覺悟,確實如普希金所說:而那過去了,終將成為親切的回憶。我開始發(fā)現(xiàn)這次研學真正留在我心中的珍貴片段:大雨中,我在半山腰上發(fā)現(xiàn)有一座亭臺,我在插空休息的時候,就看到有許多同學爬山時并沒有打傘,一開始還覺得好笑,后來看到同學們奮力拼搏的那勁頭,我受到感染,不愿只聽到下來的同學說山上什么也沒有,也奮力登頂,賞到了一大簇映山紅!原來,在雨中的大圍山也有別樣的美;美的是前行,美的是青春,美的是實踐。
春江水暖鴨先知,嶺上映山紅我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