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校進入waitlist怎么辦?掌握這幾招還有一線生機!
三月是各位留學本申黨offer的收獲季,大部分學生常規(guī)申請的結果都將在此時放出,然而,幾家歡喜幾家愁。有人會收獲dream school拋來的橄欖枝,有人只能接到一紙拒信,還有人將被被學校放進了waiting list。錄或拒都已成定局,那么收到waiting list的呢?
誠然,成為『備胎』之后,轉正的希望渺茫,但有時候正是這一點點的希望,讓我們逆襲進了理想的學校。今天將為大家匯總美國大學的waitlist轉正率及如何轉正,不管是已經做完申請還是明年將要申請的同學,了解哪些大學愛從waitlist里錄學生,十分重要。
當你得知自己被waitlist之后,你可能會覺得自己真的很失敗。但是waitlist不是拒信,這意味著你仍然有機會獲得入學資格。 Waitlist表明招生官已經審核完畢了你的資料,雖然你并不是學校的最優(yōu)選擇,但是也基本符合學校要求。有些同學會收到招生辦的錄取條件,表明需要達到哪些條件,學校才會給你Offer。 招生官很喜歡你,但是他們現(xiàn)在沒有足夠的席位來接納你。所以招生官現(xiàn)在不能保證你會進入這所學校。USNews對91所大學進行了調查,這些大學報告說,他們的waitlist錄取率從0到100%不等。數據顯示平均每5名被waitlist的學生中,有一名會最終獲得錄取。 waitlist的錄取率是很難預測的,因為根據年份和學校的不同會有很大的差異。例如,2020年哈佛大學沒有在候補名單上錄取任何學生,但是根據招生和助學金主任威廉·R·菲茨西蒙斯的說法,理想情況下,他們希望從候補名單上招收30到40名學生。 那么有同學們要問了,WL轉正幾率大嗎? 以2020年入學年的100所學校數據來看,平均29%接受了WL的學生獲得了錄取;33%的大學從接受WL名單中錄取了10%或更少比例的學生;17%的學校從接受WL名單中錄取了5%或更少的學生;3%的學校從等待名單里錄取的人數為零。
最近放榜的加州系大學就是公立大學中轉正機會較大的幾所學校,例如加州戴維斯分校(82.62%)、加州伯克利分校(54.80%)、加州圣塔芭芭拉分校(41.54%)、加州歐文分校(18.54%)等等。
不過,WL轉正幾率每年都有波動,無法完全參考往年數據。一般來說,排名越高轉正越難,TOP30轉正率很低;相對來說,UC系統(tǒng)和大公立校轉正率較高,但轉正中會優(yōu)先考慮本土學生??傊D正看運氣也看努力。
如何把握轉正機會?
1、更新信息 (update your information) 比如如果SAT分數太低或者11年級成績下滑,那么就用新的mid-year report或新的SAT成績證明自己的學術實力吧。如果你覺得自己被wl的原因是why essay寫砸了,那就在新的love letter里熱情洋溢地表達自己對學校的愛、或是更正自己之前文書的邏輯。如果你后續(xù)有作品和成果,但卻沒有機會寫在自己的活動列表上,你也可以借助發(fā)補充材料(如果有的話)的機會更新。 2、寫『情書』(love letter) 和大多數專業(yè)女神一樣,學校waitlist你只是為了考驗你是否忠心耿耿,除了在表達你對學校的濃厚愛意之外,你還要發(fā)掘自己和學校究竟有什么聯(lián)系,從你的性格和學校的風格來講,從你的愛好和學校的設施來講,你究竟為什么fit,學校憑什么要錄取你并且你能為學校的community去做貢獻。 3、調整心態(tài),迅速應對 (Adjust mindset) 許多學生在被心愛的學?!昂蜓a”之后,心灰意冷,自暴自棄。家長們一定要在此時幫助孩子振作,告訴他們:“只要還在候補名單上,那就還有希望。振作越早,希望越大!”
但注意:不是所有的AO都喜歡看到申請者求愛的。很多公立大學、如UC系統(tǒng),對于申請者的個性化信息都是完全不鳥的。UC的錄取本身就很程序化,申請者的錄取與否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是靠打分制決定的。這種半機械化的錄取方式使得你的濃濃愛意頓時變成無病呻吟。你想想看很多公立大U的AO每天要審閱一百份申請,哪有閑工夫聽你的叨叨。對于公立大U,你的求愛信可以直接從寫給其他學校的求愛信中復制粘貼,把focus放在更新你的活動獎項列表。
相對來說,越是小的學校越注重學生爭取轉正的力度與質量。一般來說,LAC對求愛比大U更為感冒;私立院校對求愛比公立院校更為感冒。因為小學校的錄取過程更加人性化,平均下來一位AO每年可能也就負責招募100名學生。因此他們一般愿意花更多的時間去了解學生及學生的訴求。
許多學校的候補招生采用“先到先得”的規(guī)則。雖然此時能夠補錄多少人尚未確定,但哪個學生先給招生辦寫信表態(tài),引起招生官注意,招生官可能就會把他放在補錄名單的前列。若等到5月份才寫,無論信的質量如何,招生官可能已經被之前的學生所吸引,被錄取的概率也大大減小。
所以,大學申請最難的不是技巧,而是對壓力的處理。對于為了大學申請嘔心瀝血的家長和學生們,如果在被“候補”之后,心灰意冷,被壓力擊潰,就會錯過進入理想大學的最后機會。因此,調整心態(tài)、戰(zhàn)勝自己,比如何對付招生官們更加重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