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這些問題,分享君幫家長們做一個詳細的梳理,統(tǒng)一解答。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公辦學校國際部和民辦國際學校,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會有國籍限制,進入這些學校自然不需要中考成績。今天主要講的是大部分家長關注的后兩類(公辦學校國際部/民辦國際學校)進行解讀,這2類學校又分別有3種不同的招生要求及學籍情況:
這類學校指上海市教委認可的21所國際課程試點學校,簡稱“21所”,包含10所公辦高中國際班、10所民辦國際高中和1所中外合作辦學高中。- 上海生源需要參加中考,非上海生源可直接參加學校組織的入學考試;
- 提供有國內學籍,理論上來說可以參加高考,也可以選擇出國留學;
高中畢業(yè)后擁有市教委頒發(fā)的高中畢業(yè)文憑證書:
高中階段需要學習語文、政治、歷史、地理,考試通過即可獲得畢業(yè)證書。
這類學校不招收外地生源,招生人數也比較固定,且學生入學需要提供中考成績。10所民辦學校和1所中外合作學校招收上海&非上海生源
非上海生源學生,可以報考“21所”中的10所民辦學校和1所中外合作學校,世外、平和、星河灣、七寶德懷特等學校都在此列。
所以:如果是上海生源,想去21所試點學校,就必須要參加上海中考。而非上海生源,則沒有提交中考成績的要求,只需要參加國際學校自主招生的筆試和面試。
2022年,“21所”的招生計劃2331人,和2021年完全一致。(包含本市生源與非本市生源的計劃數)
對比2021年,公辦的10所學校并無區(qū)別,但民辦學校有些變化:
平和:上海生源+20,非上海生源-20
包玉剛:上海生源+20,非上海生源-20
星河灣:上海生源+18,非上海生源-18
協和雙語:上海生源+7,非上海生源-7
文來:上海生源+10,非上海生源-10
此外,七寶德懷特中學比較特殊,上海生源減少10人,非上海生源增加10人。
總的來說,“21所”學校的招生計劃中,上海生源招生人數相比2021年增加了65人,相應的非上海生源減少了65人。
21所錄取要求
公辦學校需要參加中考,并達到教委規(guī)定的錄取分數線(各個學校的錄取分數線要求不同)。
民辦學校錄取方式值得注意的是,非上海生源考生由民辦國際課程班學校自行組織預錄取簽約,須參加當地考試招生機構統(tǒng)一組織的中考,成績需達到學校招生要求后方可被正式錄取(錄取分數線相比較公辦的稍低一些)。
兩者都需要提前參加高中學校的預錄取考試,達到要求后才能被錄取。這類主要就是上方我們所說的民辦國際學校,沒有學籍,也不強制要求中考成績。除“21所”外的大部分高中、教育集團、民辦中學開設的國際課程班都屬這個類別。其中熱門學校也非常多,比如說家長們熟悉的領科、光華劍橋、WLSA上海等等。這些學校都是自主招生,不需要中考成績。考試科目:英語、數學、科學(物理和化學)
招生對象:初三、高一
招收課程學制:A-level G1年級(4年制)、Pre-A/IB年級(3年制)、AS-IB1年級(2年制)
考試科目:英語、數學
招生對象:初三、高一
招收課程學制:A-level G1年級(4年制)、A-level Pre年級(3年制)、A-level AS年級(2年制)

考試科目:英語筆試、數學筆試(雙語卷)、英語面試
招生對象:初三、高一
招收課程:美高課程班、A-level課程班
當然也有特殊的2所學校,他們在“21”所外,但是針對上海生源也要求提供中考成績,非上海生源同樣不需要中考成績參加學校自主招生考試即可。這類學校是普通高中(含公辦)計劃外招生的“國際班”,沒有學籍。按照去年發(fā)布的招生信息,分別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