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vel、IB和AP三大課程之間分數(shù)轉換,到底怎么做才最劃算?!
自從疫情開始以來,英美混申成為了主流的申請方式,而對于有打算在未來進行英美混申的學生家長來說,有必要提前了解一下A-Level、IB和AP課程體系之間的分數(shù)換算方式,快來看下吧。
小編先給大家總結下這三大課程的特點:
三大課程體系之間的分數(shù)轉換
國際課程中,尤其是A-Level和AP這兩門課程經(jīng)常會讓大家產(chǎn)生誤解。大多數(shù)人都認為讀了AP就只能申請美國大學,而拿到A-Level證書的孩子只能申請英國大學。 事實上,這三大課程體系在申請中都有廣泛的國際認可,只不過對于不同的國家來說側重點有所不同。而英國大學對這三種課程體系的認可度按照高低排列是這樣的: A-Level>IB>AP
先來總結一下這三種課程體系在英國大學申請中的地位:
下面我們以A-Level為基準,看看另外兩種成績是如何與A-Level進行換算的。
A-Level和IB的成績轉換 在UCAS官網(wǎng)上,我們可以找到IB與A-Level在UCAS系統(tǒng)中的標準分(UCAS tariff points)里的轉換。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IB高等級(IB HL)的7分權重等于A-Level中拿到A*,而IB普通等級(IB SL)的7分權重就只有A-Level中A*的一半了。IB知識理論(IB ToK)和IB學術論文(IB EE)占比更少,A級只能換算12分,是A-Level拿A成績(48分)的1/4。
值得一提的是,與IB EE同為學術能力培養(yǎng)的EPQ課程,因其與A-Level一樣,受到英國本土體系的認可,所以UCAS加分權重比IB EE要高得多,EPQ的A*可以直接換算28分,和IB普通等級權重相同。
A-Level和AP/SAT的成績轉換 AP課程在英國大學申請中不存在官方統(tǒng)一的判斷和換算標準,而具體的方法取決于不同的大學政策。但我們可以通過參考大學官網(wǎng)上單獨出具的AP換算標準,了解不同分數(shù)段在招生官眼里的普遍權重。 比如說牛津大學,它的計算機專業(yè),要求A-Level成績?yōu)锳*AA,其中數(shù)學、進階數(shù)學或者計算機科學要得A*。比如它的經(jīng)濟學和管理,要求A-Level成績?yōu)锳*AA,數(shù)學要A或者A*。 那么牛津大學計算機專業(yè)對于A*AA的要求,對應來自美國的學生申請就是:AP考試4門5分(其中有必須考的科目——數(shù)學或者計算機);或者3門AP考試5分(包括數(shù)學或者計算機)再加上至少32分的ACT或者1470以上的SAT成績。 那么IB的對應的成績要求就是39分,HL科目成績?yōu)?分、6分、6分,其中HL數(shù)學必須是7分。 而下面是華威大學官網(wǎng)上"美國國際學生申請"界面的A-Level和AP以及SAT分數(shù)對應的轉換方式:
由圖中可以看出,AP中有3門課程全部5分(AP的最高等級)對應的是A-Level中AAA-A*A*A*全部范圍,而只要有一門是4分,對應成績就變?yōu)锳AB了。
這樣一來,想把AP換算成漂亮的A-Level成績,需要3門都拿到5分。但因為AP課程本身單科難度就較大,所以AP要達到AP 5,5,5,可能需要付出比A-Level更大的努力去備考,可能是不太劃算的事情。
寫在最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