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錄取流程曝光,上藤校的秘訣都在這里!
哈佛大學是一所享譽世界的私立研究型大學,也是常春藤盟校之一。各大藤校的招生流程都以哈佛為圓心向外延展,大家一致向它看齊。

哈佛之所以能在各大名校群內(nèi)遙遙領先,是因為它敢為人先。在起初,每所學校的招生制度都屬于唯分數(shù)論,哈佛大學是第一所打破純分數(shù)招生制度的學校。
現(xiàn)如今,許許多多頂尖學府都紛紛跟隨哈佛的招生選拔模式。那么首開先河的哈佛大學選拔制度是如何的呢?什么樣的學生能博得它的芳心呢?速來了解~
招生流程
01
招募
哈佛大學的招生流程公示期為6~7個月,大概會在每年的10月曬出招生流程,大家屆時可以在官網(wǎng)上查看。

在招生開始后,哈佛會分區(qū)域分生源地地相繼進行招募。招生辦的工作人員會從標化考試的各大機構購買學生們的考試成績以及聯(lián)系方式。對分數(shù)進行排列篩選出符合標準的優(yōu)異的學生,而后以電子郵件向他們發(fā)送哈佛大學校園風景照、宣傳手冊、意向信件。
對他們滿意的學生拋出想要雙向奔赴的橄欖枝后,招生人員就此啟程,前往各個地區(qū),進行招生路演,使新一輪招生宣傳效果最大化。
02
校友面試
招生辦在宣傳完成后,便會返回哈佛大學等著各地學子投遞申請材料在線申請。哈佛大學由一個以往屆校友為主體的候選人評估組,申請者絕大部分都會去參加校友面試。

校友面試官陣容龐大,每年會有1.5萬名哈佛畢業(yè)生回校面試未來的學弟學妹,大學會對申請者進行指定,確保雙方并未見過面。在見面之前,校友面試官拿到手的資料只有學校給予的個人基本信息,如姓名、電話號碼、郵箱地址和所在高中。
面試過程中,校友們會對申請者的智力、能力、潛力、潛能等多方面因素綜合考評,并通過數(shù)據(jù)對申請者的優(yōu)勢劣勢進行具體分析,整理成報告,交由學校。
03
審閱申請材料
這是哈佛大學招生辦人員的第一輪打分,在校友面試熱火朝天地準備的同時,各區(qū)域的招生官也正快馬加鞭地整理數(shù)以萬計的申請材料,將所有申請者的分數(shù)、信息進行核實,再以兩方面的標準來初步遴選優(yōu)異的申請者。

許多申請者的分數(shù)不盡如人意,但他們所獲得大獎、做出的重量級學術貢獻,都能夠為不出彩的分數(shù)潤色,助力成績不突出的同學進入第二輪篩選。
所以成績不是唯一,獎項、學術成就也可以讓同學們出彩,想要摩拳擦掌的同學可以在穩(wěn)住成績的同時可以專攻于競賽、科研,讓自己有一份靚麗的申請材料。
當然,除了單看成就外,還有根據(jù)各類因素打分的評分程序。
學術成就上:1分:主要學術貢獻者,有總體潛力和接近完美的分數(shù)和成績2分:SAT≥700,ACT≥333分:600≥SAT≥700,29≥ACT≥324分:SAT大約在500分左右,26≥ACT≥295分:SAT≤500,ACT≤25
課外活動上:1分:國家級別的成績或者專業(yè)背景。2分:來自重要的學?;蛟趯W校內(nèi)具有一定成就

打分分值為1-6分,其中1表示最高分。招生官員在確定個人評級時會審查候選人的“幽默,敏感,勇氣,領導,誠信,樂于助人,勇氣,善良和許多其他品質(zhì)”。分數(shù)要達到2-以上才有機會進入第二輪,即分數(shù)要為1+、1、1-、2+、2。
04
招生委員會投票
區(qū)域招生官對所有申請者進行評分排名后,分數(shù)最高的申請者資料會被送往招生辦公室委員會。
這是由哈佛大學教授們組成的團隊,他們通過審閱申請者的申請材料來確定哪些學生是能夠有機會成為哈佛大學新生的。他們會擇優(yōu)整理申請人資料,并把最優(yōu)質(zhì)的生源資料遞交給全體招生辦委員會。

這是有著最終決定權的權威審閱組織,他們的要求更為苛刻,也是千變?nèi)f化的審閱人,他們有權利對在錄取和拒絕邊界的申請人做出重新考慮的決定,還可以隨機撤銷已錄取/被拒絕的結果。
05
最終決定
哈佛大學的篩人制度是很格外殘忍的,預設錄取人數(shù)會高于真實錄取人數(shù),比如預錄取人數(shù)為2000,會因為大小年的區(qū)別而導致被廢掉100-600個名額。
申請人在哈佛大學的層層篩選后,將會在12月中旬收到EA申請結果,3月底知曉RD申請結果。這是個漫長的過程,大家需要有耐心,好事多磨嘛。
打分機制
哈佛大學在打分標準上公布了十個維度,各種標準下暗藏著200多個變量。那么細致入微的學校,不乏讓人戰(zhàn)戰(zhàn)兢兢,但更多的學子都選擇迎難而上。

申請者的打分標準由14個類別組成,如學術成就、家庭參與度、運動才能、個人素質(zhì)、性格優(yōu)勢、教師推薦程度、校友各項評級等等。
以學術成就為例,這對于學生申請?zhí)傩碚f,是非常重要的助力點。在中國課業(yè)壓力使學生無法投入到科研領域,從而此塊產(chǎn)生空白。但優(yōu)異的成績并不會被學術成就的空缺而遮蓋掉,大家要保持住學習成績的領先性,就算沒有學術活動的痕跡,也能有被打到6分的可能。
哈佛大學青睞的學生
不唯分數(shù)論高低的哈佛到底需要怎么樣的學生?這是許多學生都在困惑的點,那些淘汰下來的優(yōu)等生究竟哪做“錯”了?

其實,令哈佛大學招生辦中意的學生是沒有標準答案的,但哈佛招生辦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材料越厚,學生越蠢”。留學家庭在準備申請材料時,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把材料簡化變薄,要突破固定思維,所有的看似意外都是心誠則靈的結果。
所以,家長和學生不要形成定式思維,申請的內(nèi)容沒有什么固有公式,千萬不要形成定式思維,最重要的是我們要讓招生官看見自己的獨特之處。
* 部分資料來源于網(wǎng)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