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際化程度一直走在全國前列,國際學校近十年內也是蓬勃發(fā)展,從每年的牛劍藤校放榜的數(shù)據(jù)來看,上海當之無愧成為了國際教育資源的代表。
因此,上海每年吸引著無數(shù)外地學子來此求學,甚至不乏有明星子女。
為了讓兒子能夠接受更好的教育,明星楊樂樂成為“孟母”,帶著兒子從長沙搬到上海;黃圣依在《媽媽是超人》節(jié)目中,帶著兒子安迪參加上海學校的面試……
明星子女也要來上海分一杯羹,他們的子女順利入學了嗎?外地學生想要就讀上海國際學校都有什么門檻?(注:本文討論的“外地”是針對上海以外,大陸以內的學生,不包含港澳臺)眾所周知,上海有一百多所國際學校,是國際教育的沃土,國際學校實行全人教育的模式,更多地鍛煉了孩子的綜合能力,所以選擇國際路線的學生也越來越多。為什么要提到兩種不同類型的劃分標準,按照課程劃分,外地學生只需要根據(jù)自己目標的留學國家及方向進行選擇就可;但是按照辦學性質,外地學生還真的無法入學一部分學校。
1、公辦學校國際班:公辦學校國際班是滬上最早進行國際化教育探索的學校,最開始是給在滬工作的外籍人員子女提供的教育機會,以上海中學國際部為代表。后來一些公辦學校也陸續(xù)開設國際班,中外籍學生都有兼顧。
2、民辦國際學校:為了讓中國學生享受到國際教育的模式,自20世紀90年代后,滬上便開始了雙語實驗的教學嘗試,發(fā)展至今,民辦國際學校已經(jīng)成為滬上國際學校的中堅力量,同時也扛起了招生主力軍的大旗。3、外籍人員子女學校:來滬工作的外籍人員近些年不斷增加,針對外籍人員開設的外籍人員子女學校也開始出現(xiàn)并占據(jù)一定的市場份額。
首先可以排除一類學?!k學校國際班,因為這類學校在入學申請時明確規(guī)定了需要提供上海地區(qū)的中考成績,外地學生顯然是無法在上海參加中考的,自然也無法擁有中考成績,所以這類學校即使學費很nice,外地學生也不要再“惦記”。其次,從學校類型的稱謂上也可以看出,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同樣外地學生也無法入讀。不僅如此,上海本地學生如果不符合條件同樣無法入讀。外籍人員子女學校要求:父母一方是在中國工作的外籍人士、在職父母及子女擁有港澳臺身份、學生是在海外出生的大陸公民。滿足一條即可報考,通過考核后便可入學。所以這一類也不是外地學生入讀歸宿。
那就只剩下民辦國際學校這一類了,但是這類學校也不是閉著眼就可以進入的,也有一些限制性的條件。所以即使是明星楊樂樂,想要幫孩子來上海求學,也要準備好小初階段所需要的材料。當然也不是沒有這些就一定不能入學,如果學生比較優(yōu)秀,通過了學校的考核,也可以后期補上居住證明材料。
小初階段:除了上述的需要提供一些材料,小初階段特別要注意的是上海的學制,上海小學是1-5年級,初中是6-9年級。外地一般是小學是1-6年級,初中則是從7年級開始。如果正處在五六年級階段,一定要了解清楚學校的考試范圍,注意區(qū)分小學階段知識點、初中階段知識點。如果想要初中階段來上海就讀,那么升學到五年級就可以開始準備了!
高中階段:上海國際高中對于外地學生來說其實是有優(yōu)勢的,本地學生需要提交中考成績,這就意味著中考和國際學校招生考試都需要兼顧。而外地學生如果確定好走國際高中路線,可以完全放棄本地中考,留更多時間和精力去準備上海國高的考核內容。上海國際高中的學制也是不同的,有三年制和四年制的區(qū)分,擇校備考前需要了解清楚目標學校的基本信息,有針對性地進行備考。
內容來自https://mp.weixin.qq.com/s/UoQxJihnr4QwjYa0zRSEMg,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作為分享傳播使用,不涉及任何商業(yè)用途,如果錯誤,歡迎指正,如涉及侵權,請聯(lián)系小編刪除。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