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的一生
【題目】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
很多年前,在華為流行著這樣一句話:“華為不需要科學家,華為需要工程商人?!睂Υ?,任正非比喻稱,沙漠里是不能種郁金香的,但是改造完的沙漠土壤,是可以種植的。庫布齊、塞罕壩、以色列不也是遍地綠茵嗎?他說:“當年,華為是急著解決飯碗問題,顧不及科學家的長遠目標。……今天我們已經度過饑荒時期了,有些領域也走到行業(yè)前頭了,我們要長遠一點看未來,我們不僅需要工程商人、職員、操作類員工……,也需要科學家,而且還需要思想家?!?/p>
要求: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考場作文1】
樹
雅禮中學1703班 陳卓雅
指導教師:李蘭
縱觀華為公司的發(fā)展史,正如一棵樹的成長史:萌芽之時需要的是養(yǎng)料,于是華為廣泛吸納工程商人,立穩(wěn)了根基;茁壯成長起來后,又看向更高遠的目標,于是招募科學家與思想家,努力讓自己長成一棵蒼天大樹。
在萌芽之時,立穩(wěn)根基遠勝于好高騖遠,因為充足的養(yǎng)分才能保證樹木向上生長的不竭動力。根基不穩(wěn)的樹,即使達到了一定的高度,也如風箏般經不起大風,容易被攔腰截斷?!叭嗣窆纭钡臍v史便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在沒有經濟基礎、思想基礎時強行實現(xiàn)我們的最高夢想——共產主義,造成的卻是對人民生產積極性的挫傷,以及經濟發(fā)展的急劇后退。這一次錯誤警示著我們,只有腳踏實地才能穩(wěn)步前行,只有立穩(wěn)根基才能茁壯成長。
但樹木成長起來后,則需要仰望天空。仰望那無盡的藍天,便知道自己仍有巨大的發(fā)展空間,因而不會為應付過眼前的茍且便止步不前,而是會繼續(xù)奮力追求遠方;因而不會為比周圍的樹高出幾公分就沾沾自喜,而是向上追求更燦爛的陽光。陶行知曾說過,“有發(fā)明之力者雖舊必新,無發(fā)明之力者雖新必舊。”原創(chuàng)能力弱者如中興,雖然在5G技術上遙遙領先,但當核心技術被切斷后,終成龍困淺灘。設想華為公司若仍保持著一貫作風,只重視工程商人而不重視科學家,一旦其它企業(yè)在技術上有了重大突破,科技創(chuàng)造力遠超華為,那時華為再怎么在經濟上使用手腕,又怎么扳的過人家的硬核實力呢?那更高大的樹,不僅享受著更充分的陽光,它的根基也以為了更好的吸收養(yǎng)分而深入地底,它的樹干早已在追求高度時變得粗壯,使它再也難以被撼動。
而現(xiàn)在華為正幫助著汽車、物流,甚至文物保護走向智能化。面對排擠打壓,華為不僅沒有倒下,甚至能在新年致辭中云淡風輕地說道:“不公平把我們逼向世界第一。”他的高大,讓我們不再癡望國外的月亮,而是轉身擁抱生長自己土地上的參天大樹——他的高大,可以讓我們重獲民族自信,踏實而堅定地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樹的一生,是腳踏實地的一生,也是不懈追求的一生。即使根基穩(wěn)固,也仍追求高度;而要追求高度,則更應穩(wěn)固根基。
干云蔽日之木,起于蔥青。